当前位置:首页 >知识 >“老厂房”成新地标 “建设汉江”文创园 入住率近80%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擎 通讯员 王晓丽

“老厂房”成新地标 “建设汉江”文创园 入住率近80%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擎 通讯员 王晓丽

2024-04-30 00:31:29 [知识] 来源:依梦娱乐网

原标题:“老厂房”成新地标 “建设汉江”文创园 入住率近80%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擎 通讯员 王晓丽

“建设汉江”文化创意园,老厂房昔日老厂房已逐渐变身为网红新地标。成新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张沛 谢勇 摄)

5月24日,地标襄阳市樊城区汉江路60号。建设近湖

乔女士和闺蜜走进“堂本的汉江咖啡与面包”店买完点心,又来到隔壁的文创王晓“简鹿糖水铺”点单,随后两人落座户外小桌边,园入开始享受午后的住率者肖闲暇时光。

她们所在的北日报全这处空间,是媒记一个闲置厂房改造项目——“建设汉江”文化创意园。

从2021年6月开始改造,擎通到11月一期招商,老厂房文创园边筑巢边引凤。成新截至目前,地标1.8万平方米园区,建设近湖已有70多家商户入驻,入驻率近80%。

10栋老厂房的命运

“建设汉江”文化创意园的前身是原襄樊市橡胶厂,占地27亩,有10栋厂房。

该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,主要为汽车产业生产零配件。2009年,橡胶厂迁至襄阳高新区,车间告别热闹,陷入沉寂。

闲置资源在手,如何盘活利用?橡胶厂一帮人苦寻良方,始终没有很好的办法,老厂房只能零散地租给一些食品加工厂、仓库、汽修厂,东一家、西一家,毫无规划,环境不优。

时间到了2019年。彼时,来自上海的策划人刘翀云及其团队,改造完成的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(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厂区),经过数年耕耘,已慢慢打响口碑,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打卡。

参观完园区后,橡胶厂一帮人“心动”了,刘翀云及其团队,出于发展需要,也正在本地寻找新的老厂房改造项目。相互串门、各有吸引,双方最终“牵手”成功。

因涉及前期一些商户的退出事宜,改造自2021年6月正式开始。保留厂房原始框架,不“伤筋动骨”,对标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语言,并融入本地特色。

不到半年,园区斑驳的墙体披上白色新装,第一批招商展开,一家家精致的中小型餐饮企业,咖啡馆、手作店面,陆续“住”进园区。

创意园招商运营总监蒋夏夷介绍,10栋老厂房,注重共性,主打黑白灰色调,楼宇内业态突出个性,有的主打原创音乐,有的聚焦品牌企业,有的则吸引上海、武汉等地的企业在襄阳的总部入驻。

按规划,园区可吸纳130多家配套服务商家及双创企业入住园区,创业及就业人口可达1000人以上,全园开放后预计年度经济效益可达5亿元左右。

“工业锈带”变身“生活秀带”

“2022年01月29日,一个不太早的晨跑,为了寻找新的路线和新的乐趣,误入樊城区汉江路60号,惊奇地发现这个有点小特别的建筑群。”

年初,襄阳本地一位摄影爱好者偶然走进“建设汉江”文化创意园时,写下了这段文字。如今,和这位摄影爱好者一样,越来越多的市民偶然路过这里,就此成为常客。

创意园空间格局呈开放式。从樊城区春园路拐进汉江路,没有围墙的园区“一览无余”,大幅墙面白底黑字的“同一座城,为什么好久不见”,一字排开的憨态可掬的功夫小子雕塑……诸多元素引人视线停留。

一号楼目前已有10余家餐饮企业及格调小店,有的已营业,有的正在装修。

“三合小酒馆”老板许磊说,目前店面还在试营业,原本只考虑中午开业,但没想到,顾客日渐增多,如今营业时间已调整为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,周末还要排队等位。

堂本面包店是襄阳第一批做欧包的店,在当地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中名气不小。老板看过园区环境后比较满意,把新店开进园区,并增加咖啡品种。店内的混凝土风、克莱因蓝装修风格,吸引不少人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晒照分享。

从事多年女性形象顾问的文英,喜欢园区的设计,今年4月把工作室搬进这里。在施工设计行业摸爬滚打11年的何胜楠,因为地段、环境、配套等因素,也在园区开了一家原木工坊。

樊城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刘华玲说,长虹路、汉江路边曾经林立的厂房,既见证了樊城区作为襄阳老工业区的辉煌历史,也经历了改制的阵痛。包括“建设汉江”文化创意园在内,该区18家工业老厂房,目前已改造7家,一副副“老面孔”成为一个个“新地标”,“工业锈带”变身“生活秀带”。

如今,刘翀云又在为另一个新项目奔走。

过段时间,樊城区丹江路丹东巷旁,建设丹江创意园也要掀开面纱,与市民见面。

(责任编辑:百科)

    推荐文章
    热点阅读